2024年,西昌市经济总量突破800亿大关,位居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第79位,城市建成区面积达5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100万,市内有汉、彝、回、藏等36个民族,其中14个世居民族。一是推进双语政务公开,提升服务水平。为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西昌市积极探索双语政务公开新路径。市政府制定了《西昌市少数民族地区政务公开工作规范》,在政府重要文告、会议报告、政策解读等方面推行彝汉双语版本。同时,公共服务机构设立彝汉双语服务窗口,公共场所的标识、路牌等均采用双语标注,方便少数民族群众获取信息和办理事务。二是服务自主搬迁人口,促进社会融合。面对自主搬迁至西昌市的近13万农村流动人口,市政府通过规范人员管理、改善民生基础、促进就业、创新基层治理等措施,探索出服务农村流动人口的特色民族工作新路子。具体举措包括:建立人员管理台账,解决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问题,开展职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推进移风易俗,强化维权服务等,旨在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可致富、能融入”的目标。三是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西昌市结合各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通过推进“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盘活农村资源,吸引外来投资,促进农民增收。例如,大石板社区通过引入民宿等旅游项目,提升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