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州民族宗教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商松一行深入宁南县六铁镇树基村、西瑶镇拉落村督导民族村寨建设情况,并到茧丝绸工业园区了解民族贸易政策落实情况。
民族村寨建设和发展是落实赋予“三个意义”要求的重点项目,既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又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六铁镇树基村、西瑶镇拉落村,商松认真听取乡镇负责同志介绍,详细了解项目前期工作、实施现状、资产后续管理、资产效益及联农带农机制等情况。他指出,按照增进“共同性”方向,要加强四川民族村寨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四川民族村寨自我发展能力,持续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载体平台,不断巩固“千村万寨心向党”的良好局面,更好发挥中央财政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服务保障民族领域重点工作的作用。
在茧丝绸工业园区,商松详细听取了宁南县关于民族贸易贴息政策落实情况的汇报并与6家民族贸易企业充分沟通交流,全面了解企业在贴息过程中遇见的困难。他强调:一是要把好推荐关,县民宗局要联合财政、金融机构建立联审机制,严把民贸企业认定关口,实行"企业申报-部门联审-结果公示"的闭环管理流程,确保政策精准性;二是要把好审核关,通过设置单户企业年度贴息金额上限等方式,优化贴息额度分配方案,破解宁南民贸贴息资金相对集的问题,培育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成为民贸企业,扩大政策受益面;三是要把好资金使用关,鼓励企业进一步攻坚技术改造、品牌建设等关键领域,提高生产效率,发展产业优势带动经济、社会效益协同增长,不断延伸和拓展民族地区产业链,推动民族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